关灯
护眼

第十章 暗流涌动

    傍晚,常陆带着几个被捆缚于马上的夷人回到了建宁城内。

队伍中间还夹杂着几只牛羊——这自然是常陆抓捕那些夷人时获得的战利品。

这一幕,被建宁城中的人看的一清二楚。

建宁城中,不仅仅有汉人,也有夷人。如今同族被抓,自然有人将此事通报给了建宁四大姓中的孟姓中人。

常陆刚刚命人将这几个夷人关入牢中,严加看守之后,便看着建宁太守正昂带着一个做夷人打扮的人朝自己走来。

不等常陆开口,那人便抢先一步质问道:“不知将军因何事抓捕他们?”

常陆微微皱眉,那人似乎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些失礼,慌忙道:“是在下唐突了。鄙人朱提孟琰,字休明。敢问将军,这几个人可是犯了什么律条?”

常陆笑道:“未曾。”

正昂瞠目结舌,孟琰先前来找他的时候便已经说了:若是那几个夷人冒犯了常陆,自己也不会多说什么。若是未有失礼之举,常陆便是在挑起汉人与夷人之间的矛盾。

孟琰冷笑道:“未曾犯罪,将军有何依据抓捕他们?”

常陆并未正面回答,而是提出了另一个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依《蜀科》,纵容牲畜啃食稻米者,当论何罪?”

孟琰显然没有跟上常陆的思路:“将军可是要说,他们因为纵容牲畜啃食稻米而被抓捕么?”

“非也,他们还没有让牲畜啃食的时候我便已经下令抓捕了。”常陆笑道。

“将军,常言道,捉拿盗贼必须要看到赃物。将军今日是要以莫须有的罪名来搪塞我么?”孟琰怒道。

“非也,我是以他们过去纵容牲畜啃食稻米的罪名抓捕他们的。”常陆依旧面带微笑。

孟琰一时语塞。他也是夷人,自然知道夷人不喜耕种,多以畜牧为生。而且多数夷人在附近的草地被吃完了之后,便直接带着牲畜去汉人的耕地“进食”。

“你是不是想说我才来南中,如何能以过去犯下的罪抓捕他们呢?”不等孟琰开口,常陆抢先说道。

随后,他更是自问自答:“我虽然刚来南中,对这里可以说是人生地不熟,但我并非对这里一无所知。我本来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官府会对夷人放任牲畜啃食稻米一事不闻不问,但现在我明白了,你这些年,一共帮多少夷人脱过罪?!”

常陆突然提高的音量将孟琰吓了一跳,他自知理亏,赶忙岔开话题:“常将军说笑了,若真是有人纵容牲畜啃食稻米,我怎么会帮他们开脱呢?”

“你的意思是,没有人纵容牲畜啃食稻米了?”常陆寒声道。

孟琰语塞,他最常用的伎俩便如常陆所说。

每每有夷人被状告纵容牲畜啃食稻米时,他都会以捉贼见赃这套理论来辩驳。同时会派人暗中威胁上告的汉人,使其不敢说出真相。多由汉人担任的郡守虽然有心治夷人的罪,但苦于证据不足以及孟琰的身份,只能不了了之。

久而久之,夷人愈发肆无忌惮,汉人只能放弃耕种,转而去做一些其他的活计。

“休明,我也没有责怪你的意思,这些人你也可以带走,之后记得要告诫他们不能再纵容牲畜啃食稻米了。”常陆笑道。

孟琰的手微微颤抖,在努力压制住心中的愤怒后,对着常陆恭声说道:“常将军,他们犯了错,就该依蜀科处置,先前是在下冒犯了……”

说罢,孟琰狠狠地一甩手,转身离去。

“常将军,若是将他们逼得太急了,恐生变故啊。”正昂在常陆耳边、充满担忧的轻声说道。

“无妨。”常陆摆了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我等现在势大,他们不敢妄动。便是有妄动的想法,没有名分,南中民众是不会追随他们的。”

正昂自然明白常陆所说的意思,如果孟琰真的带领夷人反叛,无疑是对陛下的背叛,如此一来,迎接他们的可能是尚书令李严带领的大军了。

“昂还是望常将军谨慎行事。”正昂仍有些担心,再次规劝常陆。

“文若知道。”常陆恭声回道,无论如何,正昂也是担心他才这么说的。

孟琰离开太守府后,立刻回到了孟家在建宁的宅邸。

迎面一个夷人打扮的男子向他走来,问道:“事情进展怎么样?”

孟琰无奈的摇了摇头:“新来的那位常陆将军,倒是伶牙俐齿之辈。”

“唉,可惜吾兄孟获去联系益州夷人了,不然他定能拿主意。”那名男子说道。

“关于那几个人倒是不用担心,那人虽然伶牙俐齿,但不是鲁莽之辈。”孟琰沉思了一下,安抚道:“他也知道现在不能彻底和我们撕破脸皮。还是尽快准备吧,继续拖延下去让他察觉到什么就不好了。”

“我知道了。”那男子点了点头,便离开了孟家宅邸。

建宁城外,赵云看着正昂托人带给他的信,不由笑道:“常陆这小子,却是让我吃了一惊。本以为他会缓缓图之,结果却上来便如疾风烈火么?德昂,你也看看吧。”

说着,他直接把信递给了身后的李恢。

李恢在与姑父爨习取得联系后,便直接回到了赵云在城外的营寨中,偌大的建宁城,现在只有常陆一个人及麾下的五百军士。

李恢接过信,快速的浏览了一遍:“常将军的做法并无不妥之处,我等奉陛下命令前来南中,他们不管心里在想什么,但面上功夫却得做好。只是我有一点很担心……”

“东吴?”赵云接道。

“正是,他们如果想要动手的话,必须需要一个名分。考虑到东吴新得荆州,且陛下刚刚败于东吴之手,他们联系东吴是最合理的选择。”李恢一针见血的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