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章 显灵

    “唉未来该如何呢?尽管我不再低迷,可我也不知未来的路该怎么走,看来,未来也只能依靠科举,在官场上谋个一官半职的了,也不知道师弟此去能否成功”

    陆辰长叹一声,凄凉无比,回想起涯无际当年事迹,他便感伤无比,涯无际当年崇尚圣贤君子之道,讲究教导世人真诚、仁爱、智勇、以及正直这四大道德,但实行起来却是不尽人意,若不是因为涯无际在治国之道上建树极高,说不定雪羽书院衰落的更加快速。

    站立在窗前,陆辰眼神颇有些迷茫,此时春光晨风不断,而雪羽书院偏居于皇宫禁城的东面,若是在以前,那绝对是人声鼎沸,而如今却只有陆辰孤零零的一人,整条街道都空阔冷清,不得不说是悲凉凄惨。

    伫立多时,陆辰方才回过神来,他收拾了一下整间讲堂,至少看上去不那么凌乱,随后出了房门。

    他准备要去祭拜涯无际了,今日相遇凌云,让他一直沉浸在绝望黯然中的内心有了一些触动,尽管如此,他虽然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却依旧迷茫。因为未来不可预测,而陆辰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如何去做,也无法真正抉择。

    涯无际的灵堂在雪羽书院东面的一个小屋子里,这间屋子并不大,仅仅有几方大小,甚至占几个人都嫌挤,而在当首处,正摆放着一张祭台,上面陈列着许许多多的牌位,足足有三排不止,而其中最底层有一面灵牌上,正写着“先师涯无际之灵位”八个大字。

    这些灵位不仅仅是涯无际一个人的灵位,还有许多上古圣贤的灵位,比如什么“先秦墨子灵位”、“夏朝易先生灵位”、“游太师之灵位”等等等等数之不尽,这些人大都是前朝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学者,他们大都在各个领域都有涉猎,并且贡献非凡,有所巨大的成就,受到人民敬仰,尊重。

    涯无际临死之前曾说:“我一生仰慕圣贤之道,追求前人脚步,试图创造一个太平的世界,奈何天不饶人,如今我寿元将尽,你们将我的尸骨埋葬在东山之上,将我的灵位摆在前人的灵位之下,我成就不够,愧对前人,将我的灵位摆在最底层,权当赎罪。”

    当时二人竭力反对,但拗不过将死之人的决定,于是在涯无际死后,把他的尸骨埋葬于乾元城外的东山,而他的灵位就摆在前人诸子的下面,象征着生生世世永受镇压赎罪之苦,按理说这是不现实的,人死了就灰飞烟灭,何来永镇这一说法?

    但涯无际坚信天地间有前人的神魂存在,他说:“神佛虽然是凡人念头凝聚信仰方才有的,然而诸子先人却并非如此,他们造化成就非凡,对人民有大贡献,死后受到百姓们景仰,百姓们说他们封了神,那他们就成神成圣,神魂永远不灭,存在于天地之间,监事人界,而我行君子大道,却毫无进展,却是没有做到先人的遗愿,愧对先人。”

    陆辰也曾问过涯无际关于道家修炼元神之事,但却遭涯无际厉声呵斥:“读书人不语怪力乱神,我让你读神怪志异只是让你懂得其中的暗喻,以神鬼的言行,预示人的生活,不是让你追求这些虚无缥缈的道家修炼之法!今日已是过头,日后休得再提道家修炼之事!”

    经过这一次探讨,陆辰便再也不敢过问道家修炼元神之法,但却对修炼之事更加感兴趣。

    面对着眼前的灵位,陆辰沉思许久,才晃了晃脑袋,取来抹布,将这些灵位一一擦拭干净,纤尘不染,这是涯无际生前教育陆辰的习惯,要对前人有足够的尊敬,即便是死后,也不能疏忽大意,要做到一分一毫之间都充满敬意,不能够大意。

    陆辰连着擦拭了两遍,直到确认没有任何灰尘方才停止,又恭敬地将灵位摆回到原位,他的一举一动都小心无比,并且不紧不慢,这一系列动作完成,已经过了半个多时辰,但他却感觉不到丝毫的急躁,每当他做这些事情时,他都会感觉到身心无比的放松,平静而且缓和。

    “这难道就是师傅所说的心静通灵的境界么?只有平和自己的思绪,心情才能平静下来。”陆辰心中暗思道,涯无际曾教导自己不论做任何事首先就要静下心来,若是因为某件事情乱了心绪,那就已经先输了一半,只有真正的静下心来才能保证自己的念想以及行为的正确性。

    此时此刻,陆辰直觉的脑海中一片清明,仿佛外界对自己毫无影响,心情平淡而且自在。

    紧接着,他又取来烛台香炉,在祭台上摆放端正,点燃蜡烛,一派庄严之色,随后又点燃一把檀木香,纷纷点燃,虔诚的对着祭台上的牌位连扣了三个首,插入香炉之中。

    “愿先人至祖安详,师傅,愿您在天之灵能安息,这世间熙攘就让它随风散,您老人家便好生休息吧”陆辰心里默默地念叨着,闭目祈福。

    就在他闭目祈祷的时候,祭台上的灵位却突然躁动起来,不断地颤抖着,摇摇欲坠,发出咯噔咯噔的敲打声,一阵接着一阵有规则的敲打着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