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6章 宋徽宗的画

    “哦?老物件?”

    贺伯康来了兴趣,打开箱子看了看,发现正如徐望山所说那样,这里的东西还真是老物件,有字画,有金银瓷器,有木雕,有玉器,零零总总竟然也有二十多件古董。

    随手拿起一个小瓷器酒壶看了一会,贺伯康道:“没看出来徐总还是一位收臧家啊。”

    “都是年轻的时候跟着朋友一起随手收的,也有别人拿来抵债的,因为我对这这一行的东西也不太了解,后来被人做局吃了大亏,所以我就金盆洗手,再也不碰这东西了。”

    贺伯康点点头道:“这一行的水确实太深,一般人扎进来只会被坑得渣都不剩,当年那一股古玩风吃亏的可不止徐总一个啊。”

    “难道贺老当您也被坑过?”

    贺伯康苦笑:“干这一行谁还没有个打眼的时候?当年我也花了不少钱买了一副古画,而且还请了一位行家帮忙长眼,结果最后却还是打了眼,白花了冤枉钱。”

    “没想到贺老也和我有同样遭遇啊。”徐望山宽慰笑道:“既然贺老也有熟识的业界朋友,不如我们就请行家帮忙鉴定一下,到时候我挑几个贵重的物件送给贺神医就当是诊金了。”

    对于徐望山的提议,贺伯康倒是有些意动,毕竟盛世收臧,乱世黄金,如今天下太平,到了贺伯康这样地位的人,能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已经不多了。

    但恰恰搞一搞收收臧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既能闲来欣赏把玩,又能附庸风雅,而且还能当成事一种投资。

    “诊金不诊金的倒是无所谓,正好我那位朋友就在中州,已经约好今天我去他们那里小坐,既然徐总拿了这么多宝物过来,不如我就带你去我那个朋友那里坐坐。”

    徐望山一听同样非常感兴趣,以贺伯康的身份他结识的朋友必然也不会是无名之辈,在收臧界必然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尤其是对方现在还在中州,这就让徐望山不禁想到了即将在中州举办的民间鉴宝栏目组里的那几位专家学者们。

    “贺老,您说的那位朋友,莫不是这些时间正在中州做节目的那位几位?”徐望山心下激动道。

    “不错,就是那几个,你说巧不巧,那些个老家伙正好跟我都认识。”贺伯康哈哈大笑道。

    徐望山更加激动了,他搓搓手,不好意思道:“既然如此的话,我家里还有一些物件没有拿过来,不知道能不能跟着贺老走个后门,让我把那些放在仓库吃灰的家伙事全都带过来,最后不管这些东西是真是假,我也好图个心安。”

    贺伯康大度笑道:“无妨,只管带来便是,反正现在也只是海选阶段,那些个老家伙整天一个个显得无聊,正好给他们找点事干。”

    贺伯康听到大喜过望,连连搓手,能让一位身家十几亿的大老板这么激动的事情可不多。

    于是,三人相互约好之后兵分三路,徐望山回家拿自己的宝贝,贺伯康自己先行前往民间鉴宝栏目组,而王战则自己骑着电瓶车送外卖去了。

    卢浩澜,文物鉴定,修复,保养,收臧专家,业界泰斗级人物,曾任紫禁城博物馆馆长,一生修复文物无数,为文物修复工作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不论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都有着极高的声望,即便是在全世界的古玩界,提起卢浩澜那也是赫赫威名。

    如今老人家退休了,却不甘寂寞,联合一群同样在古玩方面造诣极深的老头老老太太自己监制出品了一档民间鉴宝栏目,旨在走遍全国大小城市,发掘遗落在民间的国之珍宝,让这些隐藏在民间收臧收臧家手中的国宝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而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修罗,他其实是修罗的一员。

    曾经的王战率麾下修罗南征北战,也收集过无数珍宝,其中就不乏大量遗失在外的国内重宝。

    对于这些宝物,王战自觉留着也没有什么用,但有不愿重宝旁落在外,干脆一股脑扔回国内,找人打理收臧。

    而卢浩澜名声在外,自然就是王战的首选目标,当时退休赋闲的卢浩澜初见王战的时候还把王战当成骗子给赶了出去。

    只不过,在他见到数件价值连城,传闻早已经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文物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再也不淡定了,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加入修罗,并且替王战担下了这一份收臧保养古玩的工作,成了修罗的御用古玩收臧仓库。

    并且在王战以及修罗的资助下,出品了民间鉴宝栏目,并且大获成功,每周两期,在央视文化频道黄金档播出,让他名望更盛。

    贺伯康带着徐望山到来的时候,他和几位专家正在坚定一些经过一轮轮筛选出来的宝物,并且给出评语和估价,然后从中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有一定价值的宝物留在一旁等待最终电视节目的录制。

    “贺老,怎么现在才来,都等你半天了。”卢浩澜和贺伯康打招呼。

    “贺老,好久不见。”

    “贺老风采依旧啊。”

    众人纷纷和贺伯康打招呼,徐望山就像是一个小学生一样呆呆的站在一旁。

    “有点小事耽误了一下,让各位久等了。”贺伯康和众人客套了几句以后,直入主题:“几位这些天可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