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文 第53节 论道 进入

    周桦听到马空的话,不仅没有什么不高兴的,反倒是把目光投向了萧挑,想看看他查验的结果,萧挑亲自检查了一番,然后又利用传音符找来了一个人,看样子应该是一位检验丹药的修仙者,检验了一番,这位修仙者,附耳在萧挑的耳边说了几句,萧挑一边听,还一边眼睛闪着精光,似乎有什么值得他特别注意的地方。

    随后,当这位检验丹药的修仙者离开后,萧挑用着一种奇异的目光望着马空道:“吴空贤弟,这这驻颜丹你一共炼制成了几枚?”

    马空一怔,表面上似乎没有预料到对方会有此一问,其实心中早有这么一种预感,然后笑了笑道:“我手里还有三枚,不,确切的说是还有三枚成品,和四枚半成品,不好意思,我偷巧了!”

    萧挑一怔,没有想到马空居然这么直爽,好不遮拦地就说出了完整的结果,心中难免对这样的人产生了一种亲近感。更为重要的是,驻颜丹这种接近于绝品灵丹的丹药,马空居然还有将近一半的成功率,这炼丹上的造诣,简直就可以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了。

    最为惊讶的是萧飒,因为他最先因为女友芙妹的原因,对马空是特别的不服气,先看领教到他的炼丹术之后,对于马空的看法是大有转变,倒不是没有了女友的醋意,而是那种对于实力上的一种钦佩。完全把马空当成了他的一个长辈来看待了,这就是实力展现出来后的效果,这就是修仙界中实力为先的铁律。

    周桦看待马空的眼光也是大有转变,尤其是听到了萧挑和马空之间的对话,一个能拥有如此搞成功率的炼丹技术,一定要多加笼络,增加好感,将来说不定还有打交道的机会。虽然周桦已经是接近于化神期的高手了,但是对于炼丹术往往是分心乏术,再加上他本身是风系修仙者而不是火系的,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办法深入学习。

    “吴空贤弟,这一次蛮荒之行,我只负责保护你的安全,绝不会去充当你的打手,一方面那样会限制你的修行效果,另一方面,也是我的面子问题,可以吗?”周桦显得有点儿不好意思,这丑话说到前面不算丑,丑话如果真的说到了后面,那才是真的丑。

    “周前辈,你这‘贤弟’二字我吴空可无论如何不敢当啊,不过,实话实说,我此次进入蛮荒之地,就是为了修行而去的,自然尽量不会去招惹什么强大的灵兽的,只不过遇到了一些个心仪的灵兽,还希望周前辈出手,但我定一个上限,以五次为限如何,其他时候,只要我没有到生死攸关的时候,前辈可以不用出手,您看这样如何?”马空自然不会这么轻易放弃周桦这个超级打手,自然是把好处拉到了最大,一方面显露出了自己的真诚,另一方面这也是他心中的实话。

    “吴空贤弟,这修仙路上无大小,能者为长,我们可不是天道宗的那些个老古董,论资排辈始终挂在嘴上。你有如此高超的炼丹技术,自然就会值得我的尊重。至于你的,我听了之后心中十分地满意,你如此的直爽豪放,我自然也就不能小家子气,就答应了,说不定遇到好的灵兽,不用你说,我就会直接抓给你的。你修行时日恐怕还不长,我给你几个建议,你可愿意听?”

    马空这种不遮不掩地说出了大实话,不仅没有伤到这些个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家伙们,反而赢得了他们的好感。就是这样,年轻的修仙者就应该这样直爽,上了年纪之后,在这样就不太好了,相反,年轻的时候老是遮掩,也反而不好,这就是马空的心理战。只有太直爽,而是马空的直爽之中有着很大的精明,精明完全藏在了直爽中。

    “前辈的教诲,我自然是非常乐意听的,说不定会给我的修炼起到水到渠成,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求都求不来的事情,我怎么会不乐意听呢?前辈请将,给我等这些菜鸟们,指点指点!”说着,马空还看了看那萧飒,如果搁在前面,他还指不定说什么呢,可是现在,他的看法有了一个极大的改观,什么也没有说,居然默认了自己和马空一样在修炼上是菜鸟。

    周桦点了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欣赏目光,道:“吴空贤弟,你这炼丹技术上有这么高的造诣,定然会下了不少的功夫,所以我给你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修仙者修仙者,我们都是修仙者,而不是什么炼丹师,所以修仙和炼丹一道,切不可过早地分心深入研究,否则会影响你的修仙之道,与此相比,其他譬如炼器也是如此,你可接受?”

    马空点了点头,虽然他从没有在炼丹上下过功夫,但这个绝不能直言,道:“前辈的劝诫,小子记下了,以后一定把绝大的功夫和心思都放在修炼一道上,修仙为上,炼丹为次。”其实马空说这些话,最后那个“炼丹”二字,应该是换成“炼傀儡”三个字为准,他心中早已把炼制傀儡当成了第二个研修的目标。

    对于马空的表现,周桦极为满意,智者之间的交流就是这样,点到为止,心有灵犀,接着道:“吴空贤弟,第二个建议,那就是涉及到了一个极大的秘密,那就是仙与道之间的关系,独研专一,固然在法术上和修仙路上走得更容易些,但追求无上大道,最好是博大兼修,这样的话,更容易达到天道高峰,所以,你应该作为一个修道者,而不是一个修仙者,只不过我等已经到了固化,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了,只不过你等年纪还小,修仙路上没有走多少的路,那你们最好就少走弯路,这是我的忠告,看你能否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