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章 第8章

    世间妖异横行,邪煞作乱,若无仙门庇护,凡人只会奔波逃命,无处安居,更不可能于陇安之地立起数十座城邑。

    仙门修士为陇安撑起了一片安稳的天,此后便归隐仙山。

    凡人再毋须忧心性命,得以繁衍生息,自立更生,靠着双手建起了繁华的城邑。

    ——这是每个平渡城人自出生起便耳熟能详的故事。

    于是,每个人的幼年时光,都充斥着对仙人的崇敬和向往。

    只是随着年岁渐长,大多数人须得为生计奔波劳碌,所以他们不再仰望那些虚无缥缈,幻想某日得见仙缘。

    但也有人一步登天,自诩见得四山五岳、广阔世面,心中更生妄念。

    可令修夫人却不属于任何一类。

    她畏惧仙人。

    曾经,在她还是孟家小女孟令修时,她也天真无忧,憧憬仙姿,嫉恶如仇。

    家中小康,父母慈爱,而她有幸觅得良缘,做了城中有名的花家少夫人。

    入了花家,夫君俊朗有为,翁婆和蔼易处,她又成了城中诸多未嫁少女艳羡的对象。

    只是一切,都在某日毫无征兆地倾覆了个彻底。

    那是十年前的一个隆冬,花家上下一同出行,南下避寒。

    孟令修犹记得,车厢中上一瞬还在欢声笑语,下一瞬便是尸山血海。

    夫君的身体尚且温热,将她牢牢护在身下。

    一旁浓臭的腥气涌入鼻喉,血肉撕扯的声音传至耳畔,孟令修心神剧震,颤抖的眸光寸寸偏移,越过夫君的怀抱,窥见了一抹蠕动的雾状黑影,正在残暴地啃噬马夫的肉身。

    鲜血四射,溅到了残破的车帘上。

    车厢之外,四野寂然,絮雪纷扬,天地间唯余同样的撕扯与啃噬声。

    那一刻她的心狠狠揪起,又重重坠下,跌入恐惧深渊,没有止境。

    她不敢想花家这几十人,有多少已横断生机。

    世有妖异邪煞之说,她亦没有心力分辨。

    如果这一切只是一场噩梦就好了。

    她紧闭双目,屏住口鼻,心中不住祈祷仙人从天而降,将这个可怖的噩梦了结。

    可话本终究是话本,传说也只是传说。

    仙人自始至终没有现身。

    但在那些噬人黑影一阵此起彼伏的嘶吼声后,孟令修却得救了。

    一双白玉手将夫君的尸身从身前移开,随即映入孟令修眼帘的,却是一双浓黑狭长的眼眸。

    瞳孔纵裂,好似家猫一般。

    然而眼眸之主却如人一般,两手两脚,一身青衣,黑发如瀑。

    孟令修堵在胸中的一口气将要泻出,又猛然憋回,终于昏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她已身处一个简陋木屋中,那青衣身影正端坐屋中,炭盆旁看火。

    她的恩主,的确不是人。

    是妖。

    那妖叉手行礼,同人别无二致,面容又仿若谪仙。

    他朝着孟令修道歉,道自己远远察觉阴煞之气,却未能及时赶到,救下所有人。

    孟令修这才想起那雪中尸海,噩梦一般的景象。

    人在突逢大难时,总有一段时间,不愿去想,甘愿麻木,好本能地给自己留下一丝生机。

    但那妖温声细语地撕破了孟令修蒙蔽自己的所有假象。

    花家人俱已不在,她腹中却留存了新的生机。

    只是孟令修当时心神大恸,这生机也差点流散,那妖又歉然道,为了留下那未成形的小小生机,他不得已使了一些手段。

    将妖自身的气息灌入那生机之中,方助其平安。

    只是他以前从未如此实践过。人的生机与妖的气息相融,虽然保住了孩子的性命,却不知这样是否会令他日后出现一些异于常人的迹象。

    那妖为此感到抱歉。

    他还向孟令修解释了为何会有阴煞出现。此地似乎原有修士设下的阵法,只是年头甚久,效用弱了却没及时修补。

    除了孟令修,他还救下了一个婢女,是孟令修的侍女阿春。

    孟令修麻木的心缓缓漫上苦涩,偌大一个花家,就此只剩下她与阿春二人,还有未成形的胎儿。

    她不怨仙人,一切大约是自己不幸,却又没那么不幸。

    世界瞬息倾覆,但她还有幸活着。

    待她与阿春稍稍恢复,那妖便告辞离去,二人也回到平渡城中。

    残酷的现实扑面而来,花家无人以继,留下的产业正被人伺机瓜分,孟令修不顾爹娘劝阻,与阿春相携撑起了花家门楣,白日与人周旋,夜晚苦读亡夫留下的手札纪事,度过了最难的一段时期。

    稍松一口气,便觉世事无常。

    曾经她无比相信话本中的仙门修士会护佑苍生无虞,可花家须臾被阴煞灭门,仙人无影无踪。

    曾经她亦无比惧恨横行无忌、祸乱世间的妖异邪煞,可难时施以救命之恩的,却是一无名之妖。

    那妖温和有礼,还会连声道歉,道自己未能救下所有人。

    孟令修只觉得恍然。

    原来仙人并非话本中那般神通广大,知晓苍生一切苦楚。

    原来妖也并非凡民一贯深信的那样,生性残暴罪大恶极。

    世间还有多少事,像是这般,在人们深信不疑的表象之下,藏有另一番真相呢?

    譬如女郎自小读书,是为了以后更好地相夫教子。

    又譬如女子不应抛头露面,而她这般在外行商,同男子周旋,是为不守妇德。

    又或者她一外姓女子,没有资格执掌花家的商铺产业。

    在她初掌花家时,这般言语不知听了多少。

    更有甚者,还会污蔑她腹中之子并非花家血脉。

    当她的世界倾覆,她才始知,这些无形的东西究竟有多大力量,哪怕其本身即是谬误。

    但孟令修不在乎了。

    她确凿在大厦将倾之际重新撑起了花家,成了平渡城数一数二的大商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