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四章 李卫浙东记(四)

    1646年6月3日(南明隆武二年,顺治三年)鲁王收到留守绍兴县令陈函辉的来信,李卫的火器营歼灭了越江的清军,目前火器营严防清军贝勒愽洛乘虚突破钱塘江,驻守萧山,绍兴还没有失守,这时鲁王以被方国安败兵、马士英、阮大铖等旧臣裹夹,正在逃亡天台的路上,接信后又犹豫起来,就在天台有个叫张文郁的茅园(今莪园)村不前。

    目前,李卫营是一支孤军,所以跟陈函辉联系上后,李卫要求陈函辉把绍兴府衙里的所有存粮运抵章镇,如绍兴不守,让陈函辉退居章镇避之,李卫也做好了撤退的准备,先把辎重粮草运抵章镇,用600人抵挡不住愽洛10万大军的,虽挡不住,可是一个练兵的好时机,就在今天李卫部斥候来报,清兵分三路过江了,自从前几天伏击了一队八旗后,李卫营的斥候就有马了,士兵的战意也很浓,士气很高,以前看到清兵双腿发软的,此时也能拧着脖子哼哼道:“八旗不过尔尔,还不是被我等打的满地找牙。”

    因这二年来干旱无雨,钱塘江面涨沙,在老婆埠那边可以涉江而过,这一队共计八千人马,领军将领是由马布平组成的第一支队伍从杭州的天地塔过江,直扑绍兴而来。

    清军另一队南下杀向金华,还有一队由水师组成从绥子门一侧进入钱塘江口外跟王之仁水师对抗,

    李卫把火枪营后撤到下山娄准备伏击,这是进入绍兴的必经之路,还是采用老一套手法,打埋伏,打完就跑。

    马布平这八千军只有一千是镶白旗八旗兵,有一名梅勒章京带领,余下是汉八旗军三千及明朝降军。以三千汉八旗为前锋,相隔一里为降兵,最后是清八旗。

    李卫站在高处,手里拿着望远镜看着五公里外的进山山口,现在六百多人全在山坳出口处在挖坑,坑里全插满竹签子,李卫在一边指挥,坑不用挖的很深,只要把竹签子不冒头就可以,还有你们营队官,去外面把两边水田里,也插满签子,竹尖要隐藏在水下,路中间不用挤很紧,隔20步接着插签子,这样连续插三排就可,下山娄这个地方是2个小山头,南面的山头要高,无路上不去,只有北面的山头坡度有点缓,可以伏兵,现在出山的路口挖了坑,插满了竹签子,随后就是大家挖伏击的藏身沟,六百人分成二排,落差五米左右,所以自然就分成2排火力。

    李卫跟几个营队官及姜一功说道:“我为什么要先在这个山凹出口设伏,而不是先去入口处的山坳,大家看,这条路从入口到出口处,大约3公里左右,我们昨天是在入口处的山坡上挖了藏身沟,如果在那里伏击,敌人肯定很警惕,会细细查看两边山上的情况,可是我们现在出口这里,前面是一望平地了,这时敌人就会放松警惕了,而且我们距下面的路只有200米,敌人要是想爬上来,就不容易了,等会打起来,下面一排300人先打,上面一排随后打,这样可增加杀伤力,所以要管好上面的300人,先不要开枪,等下面打过后才能开枪,还有一会有斥候过来的话,注意隐蔽,谁也不许冒头。”

    又对小组成员里的黄受之轻轻点头道:“你看到了吧,远处那块突出的大石头,距入口处大约有一公里,藏在石头下面,一会就看你了,黄受之扛着狙击步枪道,没问题,一会你就见好吧!

    等全部收拾好了,清军还没来,经过前几天的那一仗伏击战后,李卫的威信力提升了不少,以前在训练中有些疑惑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就剩下佩服二字,以前有几个想混日子的,也来劲头了,学认字很认真,以前有些胆小的,胆儿也大了,以前只想着报仇的也学会用脑子了,用李卫的话说,火枪兵讲究的是合作,冷静,在刀尖没有离你一尺时,你也要装弹的装弹,瞄准的瞄准,想逞个人英雄,到最后就会是狗熊。用脑子想想,你手里是枪,在百步内就可以杀人,为何要上去跟敌人拼命呢?这不是把自己的优势弄没了?为什么在操练时,三个人一起刺杀呢?现在不管做什么事,在李卫营的口头禅就是“没文化真可怕,脑子里一泡屎。”

    这一次的伏击,明显比上一次轻松了许多,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有说有笑,有的还在讲黄段子了。

    以前听到清军来了,第一反应就是逃,现在还主动等上了,生怕来的少,生怕打两枪还没过瘾就完了。果然练兵是靠打出来的。

    可是李卫心里也清楚,这些兵目前就靠放排枪还行,真的自由射击的话,10枪里也打不中一枪,还是缺少训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