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九十一 闫寸:你等着

      长安城北,城墙之上。

  闫寸和吴关站在一座缒架前。

  缒架乃是一个大藤筐,由绳索、滑轮固定在城墙的木架上,人马可站在藤筐内,直接沿城墙放出城外。

  为方便官吏夜间出城,长安四面城墙上皆安装了缒架。

  长安城入夜闭门,无敕不开,若晚间有需要出城的紧急公事,则只能由缒架吊出去。

  城墙守将对闫寸道:“昨夜确有一支百人的队伍自缒架吊出,看甲胄是秦王府的人,拿的却是盖了东宫印的出城文书。

  咱也不敢多问,有文书咱就得放人。

  这缒架一次只能容一人一马,可放了好一阵子。”

  闫寸问道:“出城后呢,他们朝哪个方向去了?”

  “黑灯瞎火,他们又有意隐匿行踪,并未使用火把照明,所去何处可就不清楚了。”

  闫寸拱手,对守将道了一声“有劳”,帮吴关牵马上了缒架。

  “你先下去,我紧随其后。”闫寸道。

  吴关脚踩在藤框底,只觉那藤筐虽极有韧性,却终究是软的,忽忽悠悠,叫人没法儿放心,

  他更担心的是,这藤筐真能承受住一人一马的重量吗?

  似看出了他的紧张,守将一边梳理绳子,一边宽慰道:“莫怕,我这体格你可瞧见了?我上去也没问题的,别说你了。”

  道谢的话刚到嘴边,藤筐摇晃了一下,吴关忙抓紧筐侧的扶绳。

  “走啦。”守将呼和一声,藤筐开始缓缓下降。

  还算平稳,下到一半时,吴关就不怕了,还觉得十分有趣,这缒架堪比观光电梯,他恨不能多坐几次。

  下到城墙角,吴关牵马走出藤筐,马出奇地乖,许是吓得不轻。

  吴关眼睛一转,对马道:“你若再敢摔我,我就天天带你来坐缒架。”

  马打了个鼻响,也不知听懂了没。

  不多时,闫寸也牵马下来了。他朝城墙上方挥挥手,以表谢意。

  闫寸猫腰观察着地上的杂草,看了一会儿便招呼吴关上马。

  “刚在上面时,我注意到一条小径,草被踩塌了,刚才近距离查看,断草痕迹很新,定是魏徵所率的队伍昨夜留下的,咱们暂且沿小径走吧。”

  “听你的。”吴关只管跟上。

  小径沿长安城绕了半圈,直绕到城南。

  长安城南启夏门向外延伸出一条土路,直通五十里外的子午关,小径一直延伸到这条土路上。

  进出城的百姓大多会沿土路走上一段,路面痕迹凌乱,没法再追下去了。

  闫寸自袖内拿出一张京畿道及附近区域的地图,一边看一边道:“自金州至长安,约二百里路程,途经镇安、祚水,过了山南东道与京畿道交界,再行十里,便是子午关。”

  吴关凑上前来,按照闫寸所指看着地图。

  闫寸继续分析道:“公人押解金州郡守王力回京,必会沿我刚才所说的路途行走,这条路不仅最短,且途径两座城池,一座关隘,吃饭补给、安全皆有保障。”

  吴关点头道:“问题是,魏徵会选在哪里动手。”

  闫寸沉吟片刻,指了指子午关与长安之间的一块开阔地方。

  “若换成我,会选这里。”闫寸道:“魏徵的目的是造成王力被秦王手下劫走或杀死的假象,过了子午关,最近的城池便是长安了。押解队伍遇袭后,所剩的残军会在第一时间回长安复命,圣上也能早些知晓这个坏消息。”

  “这片区域可够大的,怎么找?”

  “自然是用眼睛看,用嘴巴问。”说话间,闫寸已驱马到了城郊一座破烂的土地庙前。

  村庄毁于隋末战乱,照料土地庙的村民不知去向,这座孤庙就一天天破败下来。

  闫寸下马,进了土地庙正堂。

  午后,三名乞丐正在庙内分食讨来的剩菜,其中两个打赤膊的在抢最后一块胡饼,另一个穿一件破旧红袍的则捧着一只有缺口的粗陶碗,专心用手指刮蹭碗内的汤水,他时不时将手指放入口中吮吸,很享受的样子,仿佛在吃什么珍馐美味。

  闫寸进屋,自然引起了三名乞丐的注意。

  舔着手指的红袍乞丐将手指从口中拿出,对闫寸道:“路过歇脚?”

  闫寸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