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三回 科举主考

    兵权可以先不收,这是没办法,财政方面是一定要收归朝廷所有,尤其是盐铁酒茶,继续让各地藩镇掌管,无疑是姿敌。

    再一个朝廷财政本来也不好,自唐末以来天下大乱,到了后周柴荣在位期间,中原王朝才渐渐恢复生机,但这种生机也只是假象,只要稍稍一捅就会崩塌。

    皇帝老爹历史上同样是断其财政,收其精兵,这种策略没有什么错误的,赵德昭自然是同意这两条。

    只要解决财政问题,再对江南诸国用兵,江南一带民生不是中原能比,他们不像中原朝代更替频繁,民生问题比起中原来说要好很多。

    历史上皇帝老爹平定江南诸国时,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劝那些割据势力投降,实在是南方民生,如果出现攻城必然会死人,民生也会出现一定下降。

    到头来,攻下了城池是没有错,可这后面还是需要自己擦屎,所以历史上皇帝老爹给领兵将领下了死命令,绝对不能出现屠城等劫掠事件。

    赵德昭这几日全都是琢磨这件事,有时候不懂的地方也会问问王着,他对这位老师还是挺满意的。

    虽说有时候是有点迂腐,但这只是他站在后世立场来看,如若放在当下,他这种想法是没有什么问题。

    只要在大事上不含湖,迂腐一点是没有什么关系,毕竟人无完人,要求不能太多。

    “见过爹爹!”

    赵德昭进入殿中,就看见赵匡胤正在和下方中年官员聊天,破天荒皇帝老爹居然还给其赐座。

    唐以前都是跪坐不分家,后来皇帝老爹登基,便让把下方臣公座位撤去,自本朝开国,面见皇帝都是需要行跪拜,然后站着奏事商议。

    当然,皇帝老爹格外看重的公卿除外,可眼前这位,赵德昭愣是在脑海中搜寻,半天没有找到人影。

    “二郎来了!”

    赵匡胤见儿子进入殿内,停止了谈论,伸手对着下方之人,又随后说道。

    “来,二郎,见过文宣公!”

    文宣公?

    赵德昭眉头一皱,他不是对这个名称不熟,反而是太熟了,这人居然是孔子的孝子贤孙。

    对对对,就是那种能把孔子气的从棺材中爬出来的孝子贤孙。

    “德昭见过文宣公!”

    赵德昭很是违心一拜,对于孔家,身为穿越者恐怕没有几个能对他们有好感,宋朝以前什么尿性不管,宋朝以后那简直是…

    妈蛋居然想不出什么词来形容。

    赵德昭知道其身份之后,再也没有过多惊讶,皇帝老爹对孔家如此尊崇,这是再正常不过。

    而且对于这位文宣公来朝,赵德昭大概已经猜了出来,肯定是因为科举一事。

    “见过皇子殿下。”

    孔仁玉见到赵德昭的行礼,连忙起身侧开半边身子,人贵在自知之明,赵德昭这一礼他是不敢受。

    “陛下,若无要事,臣先告罪退下了。”

    孔仁玉见皇帝端起茶杯,本就是官场人家,怎会不清楚赵匡胤的意思,这摆明了是让自己离开。

    “如此也好,孔卿先行下去休息,明日再行进宫商议科举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