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章:程处默

    正所谓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长安外城的城门共有十二个‘东西南北’每个方位各有三座,内门街道纵横交错,整个内城若棋盘般完美的分割。

    而这通化门便是位于东城墙最北部一门。

    陈诺顺着主街道一路往前。

    沿街两侧茶馆酒楼等营业场所数不胜数,但偏偏街面上却没有那些零散的贩卖。

    城市市貌管理的简直比前世还好。

    小贩都去哪儿了?陈诺心里困惑不已。

    陈诺扭头询问道:“方大哥,我们晃悠了小半个时辰,怎么都没见个贩卖的人?”

    本来还想着购置点东西,现在上哪找去。

    方直这时候也有点愣了,四下看了两眼,挠了挠头道:“我上次来的时候还不是这样的,要不我们去东市看看?”

    长安城内治安虽严,但也没到禁止百姓贩卖的地步。

    而方直所说的东市,陈诺是知道的。

    整个长安外城分东西两县,以贯通明德门和朱雀门的大道为中轴线,东部为万年县,西部为长安县,两县布局对称。

    而东市便在这万年县内,是朝廷专门划出来的一块商业贸易区,主要针对大唐境内商品交易,几乎涵盖现有大唐所有的商品品类,可以说是大唐境内最繁华的交易市场。

    与东市相对称的便是长安县西市,那个集市论规模丝毫不比东市逊色,不过东市跟侧重与国际市场,西市那边胡商、蕃商乃至百济、句高丽等国的商人,数不胜数。

    如果说东市是国内批发市场的话,那西市就是国际贸易市场。

    “行,那就去东市逛逛吧!”陈诺对着方直点了点头,示意对方带路。

    这长安城那么大,陈诺又第一次来,哪怕昨夜看过历史复原图也不顶用。

    “小娘拖我捎了一贯钱,待会大郎你可得省着点用。”方直一边带路,一边小声叮嘱。

    来的时候,小木箱里的钱都被方直带上了。

    陈诺紧了紧袖口,轻轻点了点头。

    现在以是八月中旬,长安的天气微微转凉,他现在一袭青衫,看着风度偏偏,实际上却有点清冷。

    若不是前世一副尺寸不适合现在的身体,他怎么也得套上件保暖衣才行。

    “卖蒸饼嘞!热乎乎的蒸饼嘞!”

    “胭脂水粉瞧一瞧,我玉人铺的胭脂名满长安,瞧一瞧看一看嘞!”

    “客官,我承合布坊出品的布料都是上等染料,便宜又实惠,你要不来点?”

    “……”

    东市不远处就是兴庆宫,陈诺带方直的带领下刚刚拐过崇仁坊,还没接近东市,东市里面热热闹闹的吆喝声便钻入他的耳中,一股繁荣气息扑面而来。

    陈诺饶有兴致的四下打量。

    整个东市铺子林立,各种吃食、水果、酒水、卖花的、卖书的、卖花的、卖琵琶的、卖衣衫的,一个个商贩,一声声吆喝,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热气腾腾的蒸笼般,到处洋溢这火热。

    “老丈,你这蒸饼怎么卖的?”陈诺笑着走到一个炊饼摊前。

    “见过公子。”

    那老丈眼见拱手,随后才道:“小老儿这蒸饼都是刚出炉的,热乎得很,一文钱可以买两块蒸饼。”

    “一文钱两块?”

    陈诺眉头一挑,心里微微算计了一下,目光顿时就变了。

    以米粮食为参考,一石米粮换算过来就是106斤价值一百文钱,而白面的价值介于粟米和上米之间,九文钱就能买一斗。

    按照这老丈的蒸饼大小,一斗白面怎么说也得做上五十个蒸饼。

    刨除柴禾和人工,纯利益直接翻倍。

    想到这里,陈诺眼中绿光直冒,气息顿时变粗重起来。

    “切,看你穿的一副狗模人样儿,没想到是个穷酸。”

    就在陈诺准备掏钱买上两块的时候,耳边陡然出来一道粗犷的声线:“第一次见买蒸饼还犹豫的,小老儿,给俺来碗羊肉汤再上十块蒸饼!”

    陈诺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名和自己差不多大,身材魁梧壮实的小子,此刻正顶着个黑眼圈,满脸懊恼的扇弄着团扇。

    看模样好像是干架,干输了?

    无故被对方嘲讽,陈诺心里虽不岔,但也懒得计较。

    怎么说他心里年龄也28岁了,以前做生意的时候,什么难听的话没见识过?

    “少爷今儿来小老儿这里,莫不是打架输了不敢回家了?”卖蒸饼的老丈好像认识这小子。

    极为熟络的捞了碗羊肉汤,端放在旁边的小桌上。

    那小子听老汉的这般问话,似乎感觉很没面子,这货猛然撞开摊位前的陈诺,急吼吼的冲着老丈怒斥道:“输?笑话!俺岂会输?要不是那厮不讲道义,说好的单挑,最后竟叫来帮手,我岂会如此落魄!

    那厮耍诈,要输也是他先输在前!”

    被撞开身子的陈诺神色一愣,随即变得青黑起来,先前嘲讽就算了,现在又撞人,这是几个意思?

    虽说陈诺不愿惹事,但他却也不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