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3章 告诉五爷,十六那日记得早些来啊!

    此话一出,中间那位青年男子顿时目色一凛,瞟了眼身边的人。

    那人心领神会,立马拎了壶酒跑到旁边桌去套近乎,听八卦似的闲问道:

    “老哥仔细说说,那小娘们是盛五爷的人?”

    “嘘~兄弟小声些,王爷家的闲事可不是我们这等人可以妄议的。”

    “是是是。”

    “我也都是听来的,据说盛五爷十分看重这位花魁,只是那老鸨不肯松口,得等到十六那天的出阁日,届时谁出得价钱高,那卿儿姑娘便是谁的。”

    “这月十六?”

    “正是。”

    ……

    两桌距离不远,魁梧的青年男子将对话听了个清清楚楚。

    他的目光紧紧锁在沈青卿身上,直到其进了醉仙楼的大门,方不动声色的收回视线,深邃的眼底闪过一抹冷光。

    *

    折腾了一整日,沈青卿也没了写文章的心思和力气,沐浴一番便睡了过去。

    第二日她醒得很早,起身时揉了揉自己干干瘪瘪的肚子,立马想起了昨天的那粒药丸,心有余悸的缩了缩脖子,

    也不知道盛淮安给自己吃得到底是什么药……

    用罢了早饭,沈青卿便开始琢磨如何写这篇称赞北地之主的文章。

    无非就是把彩虹屁包装的文雅一些,更高大上一些,这题其实她会的很。

    只是得以青莘之名投稿这一点增加了些许难度。

    毕竟她化名青莘时写得文章从不参政,眼下忽得要称赞燕王,就不能夸得过于明显,跟个狗腿子似的只会降低“青莘”的逼格。

    反复斟酌了一会儿,沈青卿便有了思路,她打算半句不提及燕王,而是从北平百姓身上着手。

    她可以夸赞藩地繁荣,可以细致的描述北平百姓的安居富足,从侧面来烘托燕王是位不可多得的英明之主。

    沈青卿深思熟虑之后便开始动笔,措辞可谓是十分的小心,生怕折损了“青莘”的高雅之名。

    这一写便写了大半日,沈青卿反复修改方得满意,最后又工工整整的誊写了一遍,这才让弟弟把文章交给虎头,再由虎头投去了兰亭苑。

    青莘已经好些日子没出现了,这次的投稿顿时引起了文人墨客的注意力,纷纷传阅文章鉴赏起来。

    “他”那篇赞扬北地人文地貌,水土风情的文章很快传遍了文人之口。

    有头脑的人,很快就品出了这文章之后的深意,就好比一直格外留意青莘的燕王军师——秦川先生,他看到这篇文章时正和燕王盛淮安父子在一处。

    秦川看完之后大笑三声,举着文章递到燕王面前,眼中满是愉悦,

    “好事!这是好事啊!王爷您看,青莘这般大肆称赞北地,便是对王爷您治理的手段甚为认同,此人看似句句在写北地百姓,实则大有向您示好之意!”

    燕王听罢亦大为欢喜,眼中盛满了欣慰之色,看着坐在椅子上一直未曾言语的盛淮安道:

    “吾儿不错,果然将这青莘收入麾下!”

    秦川闻言眼中一亮,走到盛淮安身边提议道:

    “五公子,眼下青莘既已投入王爷麾下,你干脆将‘他’带来同大伙认识认识?总得来拜见王爷吧!也不知非躲躲藏藏个什么劲儿,又不是个大姑娘!”

    毕竟是父亲的左膀右臂,盛淮安一直将秦川当做父辈来敬重,

    因为青莘之事已经多次拒绝他,眼下见其又提起,盛淮安只好起身拱了拱手作为赔罪,嘴上态度却未做改变,言道:

    “我已答应她不告知旁人,也不会逼她暴露身份,父王已经允准,望军师亦勿再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