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六章 偶像和榜样

    历史考试刚一结束,意味着整个期终考试结束啦。姬洪军颠颠的逃离了这水深火热的考场,成绩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也没有心思管这些啦。但是他知道人都快熟了,受不了了啊。姬洪军再一次任性的提前交卷,跑人啦。

    赶紧骑车出学校。回家,慢悠悠的骑车,踩着丝丝清风,伴着些许树荫,姬洪军总算是缓过来了。仰望着天空,万里无云,一片白茫茫的,又偷偷瞥了眼炎热夏天里的太阳,依旧霸道,直接刺痛双眼,看似无色却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成,不由的响起下局:谁持彩练当空舞?

    如同是一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伴你同行。

    一阵轻风袭来,带给人们一丝凉爽,当姬洪军满怀惬意再回味时,它却悄然离去了。

    到了村地界的时候,远远的看着妈妈好像在地里做着什么,姬洪军直接骑着拐弯,探探究竟。走进一看原来是正在浇地,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又干旱了?地里的瓜苗和玉米苗都奄奄一息的样子,西瓜有的已经有了拳头大小。

    现在正是西瓜最初的膨大期,此时需要水量最大的时候。妈妈板着脸道:“洪军,直接回家,这地里也太热了。”以前的时候,地头还有一些河沟和两旁的树木形成的阴凉歇息的落脚地,但是为了多种些大蒜,全都给平整了。此时,一眼全都尽收眸中,没有了任何的遮挡物,真真的一望无际啊。

    姬洪军观察了半天,西瓜有的确实还很小,但是也有大点的,就一一看看是否有能下口解渴的。妈妈早就看出来洪军的心思,就让他往里走。去已经浇过的地方看看,呵呵,就在那边已经有2个摘下来的西瓜,有小孩脑袋大小,已经咧着口了,还可以看到粉红的瓜瓤。这应该是浇水导致的西瓜自裂,一弯腰,抱着颠颠的就去洗西瓜去了。

    稍微用凉凉的机井水一冲,人感觉很爽快,西瓜看着也爽快了,用拳头狠狠对着裂口处锤下去,砰,顺着口开了,再用双手抓住两边一掰,咔,直接分为两半了。

    只见这瓜还是粉红色的,仅仅瓜瓤的位置才是鲜红的,到瓜皮好多还是白瓤呢。不过自己家的瓜,先尝尝鲜儿再说吧。分了一半个妈妈,在这炎热的夏季和火热的阳光照射下,两个人美美的吃了。

    初中一年级的最后一天还是发试卷讲排名,整个学校都笼罩着这种竞争的氛围。用校长女士先生的话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但是两条腿的人有的是,今天你不好好的教育学生,明天就学校好好教育你!”

    老师都被教育了,学生那也得在水深火热中熬过来的。但是说句良心话,这给一个普通的小镇带了生机,为学生们千方百计的提供了好的学校环境。农村学生除了学习上学,哪还有更好的出路呢?凭关系?

    姬洪军总得分680分,但排名年级第二,班级也是第二。第一名仍是女生,姬洪军暗自起一个叫周美男的,满分700分,她总分681分,还是比上次多了一分。

    姬洪军看着班主任专门给自己的年级前100名详单,立马想到了上次的分差,噗的一声,失态又惊诧,只剩下地上还有两颗冰糖在盘旋着。姬洪军赶紧抿紧嘴唇,还好,口中含的冰糖给没有全吐出来,共4颗还剩了2颗,看着地上的冰糖,还一副可惜浪费的表情。

    最后,姬洪军激烈的思想斗争,实在是没有家里的随意,更没有可以捡起来随便一擦再吃的勇气,但也用草纸捡起保护整洁的环境。搞得同桌常虹莫名其妙的,时不时的看他,不知道的还以为神经错乱了呢。

    不过,周老师还是单独找姬洪军谈话了,好好的勉励,很是欣慰地说:“洪军啊,语文是进步了,得了90分,但还是占你丢分部分的一半,还得努力啊!”

    姬洪军能说什么呢,只能点头诚恳的说道:“是的,老师,恁放心,还得努力!”其实他心里想,要不是天气热,自己提前40分钟交卷,好好的检查再把作文构思的更巧妙些是很轻松的。但是姬洪军却又想,这就是一种别样的尝试和锻炼,得留有余地,还得有进步的空间,也给别人喘口气,不是吗?

    这半年,姬洪军、小峰和小阳联系的比较频繁,三个人也经常一起学习,锻炼身体还有吃饭。主要还是跟着姬洪军的作息来安排,除了不能一起睡觉。其实,姬洪军不想把自己的没个方面展示给任何一个人,人得有自己的秘密!更得为自己留有余地。

    姬洪军对他们在学习上的帮助是不遗余力的。两人把主要心思都放在这方面,加上学习目标明确,方向集中,还就姬洪军督促校正,成绩自然有了大的进步。哪里像姬洪军,始终还处于经常的随心所欲呢。

    其实,姬洪军要求自己留有余力,人没有比较的对象也很可悲的,无敌是多么寂寞!所以,自己经常学习些课外书,把有限的时间利用起来,多多积攒农村少年的底蕴。而学校里的文化课学习,仅仅是自己人生一个此时的重要方面而已。

    鲁省电视台经常播放张海迪的人生事迹。张海迪女士得到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Z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Z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海迪的光辉青春,谱写了一曲交响乐;她高昂的革命精神在亿万人心中唤起了强烈的共鸣。她的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震撼着亿万人的心。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亲笔为她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1997年,被RB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散文集《生命的追问》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张海迪的人生道路艰难异常,她患高位截瘫已近40年了。她虽然残疾了,但她挑战自我,实现人生超越,用生命拼搏的意志一刻也没有停止。张海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更热爱事业。她的背后,她是8000万中国残疾人的代表。

    鲁省的电视上,无论是身体残疾,还是健全的,无数的人们,他们发出共同的心声:海迪,你是我永远的榜样和动力。是的,海迪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激发着我们永不向困难低头,永远指引我们奋发向上,不断向前进。

    就像她的名言:“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

    “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们,把一切奉献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