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二章:教坊司、救尤氏!

    官府之所以不管太行山的强盗。

    一是因为强盗势力不大,抢完就躲起来了。

    他们只为财,也不扯口号要造反。

    二是则是人数不多。

    太行山易守难攻,为几个毛贼不划算打。

    狼牙山五壮士能干掉上百鬼子。

    就知道太行山多难打了。

    狼牙山是太行山北部余脉。

    至于蚂螂手。

    是古代与两广狼兵齐名的河北本土兵种。

    编制内的人,不好请呐。

    封完银子。

    贾琮眼神直勾勾盯着他们。

    铁牛赶忙跪下来,曹达华迟疑一会也拍胸脯保证。

    “琮三爷放心,俺荣辱系于小爷一身。

    若有背叛,天打雷劈,百死莫赎!”

    “我知你心性,否则当初也不会收下你,无需发这种重誓。”

    贾琮满意地挥了挥手,曹达华这山东大汉收拾包裹。

    连夜偷偷出门了,西府的守门奴才。

    只要用几两银子贿赂,他们就不会说出去。

    潘又安、司棋也是这样才能在大观园偷情的。

    忙完此事。

    晴雯进来狐疑地左右瞧瞧,开口道:“四姑娘来了,好像哭过呢。”

    贾琮揉了揉额头,感觉有些疲惫。

    真他娘伤脑筋啊!

    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又牵扯出来一大堆小麻烦!

    贾惜春左右双肩编两条小辫。

    身穿粉色亮缎上襦、红纱裙。

    往日睁得大大的黑白分明的眼睛。

    此时却哀然浮上一抹忧伤。

    自她有生以来。

    父亲(贾敬)便去了都外玄真观寻仙问道。

    炼气筑基结丹元婴,哥哥贾珍、嫂嫂尤氏。

    因为她自小被接过去西府与姐姐们同住。

    几乎懒得过来问,可他们被问罪。

    却是给了她浓重的阴影。

    说到底是一家人,血脉相连。

    贾琮与四妹妹交谈一阵书画。

    尽量扯开话题,转移她的注意力。

    贾珍的死局,是源于自己主导了这一切导致。

    但贾琮不后悔,哪怕重来一次,他也还会这么做。

    如果不这么做。

    贾惜春的结局也不会更好,宁国府的所作所为。

    只会让深明危机的贾惜春明哲保身、无情无义。

    最终像贾敬一样,出家避祸。

    两者也说不上哪一种更好一些。

    贾珍、贾蓉的本性是改不了的。

    在贾琮看来,二人死不足惜。

    贾惜春无情性格的形成,正是由于这种家庭环境。

    若想要改变惜春。

    除了多加关爱、交流之外,别无二途。

    其实在古代。

    无父母管教也有好处。

    特别像惜春、黛玉这种千金,不愁吃穿。

    而像贾宝玉、贾蓉,有父亲或者母亲剥夺人权。

    其实是一种受罪。

    贾琮这一世有父亲、名义上的嫡母。

    又哪里谈得上爱之一字呢?

    爱,从来不会无缘无故。

    贾琮从来不会矫情地纠结在亲情、友情、爱情的“爱”上。

    这或许是经历过、漂泊过而更注重实际。

    事若求全何所乐。

    古今之世又哪有完美的东西。

    美玉有瑕,是缺憾美。

    失去了背靠的大树,至少还有土壤啊。

    “这张画好了?四妹妹果真有作画的天资。”

    贾琮夸赞,他不过教了些惜春素描的理论。

    这小姑娘果真画得出来。

    “嗯,还是多亏了琮哥哥的奇思妙想。

    原来作画有千万法门,竟有古人想不到的。

    这种炭笔作画,比各种毛笔、排笔简单多了。”

    贾惜春说起自身擅长,眼睛一亮。

    古代作画不是拿一支毛笔蘸了墨汁完事。

    其实繁琐得要死。

    要画出好画来,就很费银子。

    笔、墨、纸有很多讲究。

    惜春后来画大观园,宝钗开出单子。

    仅仅是排笔,就有五十多种。

    炭笔古人也是用的,古人作画之前。

    一般使用炭笔描摹大概轮廓,也就是打草稿。

    所以贾琮提出素描,惜春不觉得多么怪异。

    只是认为哥哥的才华深不可测。

    “千万法门?”

    贾琮失笑道:“四妹妹不会又看了佛经?”

    “闺中闷得无趣时,倒也看看,老太太。

    太太都常教人抄佛经的,怎会不知?

    《楞严经》背得下来《金刚经》也看过一些。

    水月庵的智能儿常和我说呢......”

    一谈起这个,贾惜春便津津有味。

    《楞严经》是佛门日常念诵。

    前几段朗朗上口,背下来也不难。

    贾琮撇撇嘴,有些无语。

    惜春悠然神往,不知背的是哪一本。

    “惟愿世间万物。

    凡受身心之折磨者。

    皆可获无尽之幸福与欢乐......”

    贾琮想了想,寻思道:“也不止是佛教,西洋有一个教和你说得一样。

    要爱你的敌人,要善待那些怨恨你的人。

    要赞美那些诅咒你的人,要祝福那些痛骂你的人......

    如果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要怎样对他。”

    没搭理小姑娘愈发泛起光彩的眼神儿。

    贾琮继续说道:“尽信书,不如无书,看得进去不是最好的。

    难得的是跳得出来,不要受那些话蛊惑了。”

    闻言至此,贾惜春好像得到纶音一般默记。

    门口贾迎春笑道:“你看他两个在谈什么,什么教也说来我们听听。”

    贾琮道:“是基督教。”

    大明有不少天主教徒,大楚也有西洋传教士。

    因此贾琮所说倒不是怪异的事。

    只不过这些闺阁小姐不得在外见闻。

    听得新奇罢了。

    这番三言两语地拉扯下来。

    贾惜春再也没去想哥哥嫂嫂的事了。

    三春坐了一会。

    贾探春拿贾琮贴纸看:“琮三哥的馆阁体,不如我写得好。”

    探春爱好书法。

    贾琮应声道:“你只攻一样,我还要看书背书。

    以己之长,比彼之短,可不光彩。”

    迎春抿唇笑了笑,探春听后很不服气,感叹道。

    “下月琮三哥会选上秋闱乡试吗?

    要是男儿身,我也想考八股,出人头地。

    为什么我们女儿家就不能考呢?”

    贾琮闻言挠了挠头。

    一向言辞犀利的他,这会儿倒有些无言以对。

    迎春眨了眨眼,站出来解围道:“三妹妹是怨你去年告发了琏二嫂子。

    告发她原本不干我们的事,但琏嫂子不管家了。

    珠大嫂子和三妹妹自是忙不过来。

    况且三妹妹未及笄,还小呢。”

    “你们谈,我去秦老师家。”

    贾琮一阵头皮发麻,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

    和女人讲道理,扯不清的。

    ......

    ......

    贾琮借出府游学之故,又带上铁牛跑出去了。

    将近两年陆陆续续的事情和人。

    异世灵魂的恐惧不安。

    在如刀岁月的涤荡中磨平。

    演乐胡同、本司胡同、勾栏胡同。

    粉子胡同的琴声、曲声,似乎是为他唱的。

    整座东四牌楼陶醉在乐声中。

    南北胡同皆是一片靡糜之音。

    富家公子、赶考秀才以至达官贵人汇聚于此。

    千金买笑、醉生梦死。

    “女儿愁,妈妈打骂何时休!”

    “女儿悲,将来终身指靠谁?”

    “女儿喜,情郎不合还家里......”

    “琮三爷,我要跟进去么?”

    铁牛站在教坊司门外。

    主仆二人都戴了帽子、穿黑色披风。

    帽子围到耳朵下面,一张脸也围得严严实实。

    于此进出的人。

    有很多是他们这种打扮,做人留一线。

    有些官员认为去教坊司玩人家妻女缺德。

    也有的好这一口,不想让人知道。

    偷偷摸摸地过来,其中不乏六部九卿官员。

    贾琮大楚第一神童地声名在外。

    自然也不想被人认出。

    “你就别进去了,我自己去找。”

    “琮三爷,珍大奶奶年纪尚轻。

    模样儿很是艳丽,没准还真有人抢。

    咱们又没有刑部赎籍文书,怎么办呢?”

    铁牛欲言又止道。

    “废这些话做什么,走一步看一步了,我进去了。”

    贾琮鬼鬼祟祟地走进教坊司大门。

    目不斜视,他虽然身高不够。

    但客人也有矮子,蒙了脸面,倒是好办事。

    步入教坊司正大门,甬道人群熙熙攘攘。

    贾琮系紧披风、帽子、蒙面黑布。

    倒像夜黑风高的强盗。

    然而他这副模样并未遭受阻拦。

    有好多人的打扮与他类似。

    教坊司是官办场所,合法经营。

    并非仅仅卖身亦或者卖艺。

    宫廷礼乐时常召唤教坊司的优异女子演奏。

    此乃教坊司兴办之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