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章 内廷


    后世中有种说法,便是魏忠贤不死,大明或许还可以多撑几年,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魏忠贤能弄钱,对于边军的粮饷从不克扣,实打实的发放,一炮重伤努尔哈赤的宁远大捷,发生在天启六年,正是魏忠贤风头最盛的时候。

    只是后来崇祯皇帝责令魏忠贤去守陵,魏忠贤吓得畏罪自杀,死了一个魏忠贤,但是崇祯皇帝却没有再推出一个魏忠贤来。

    甚至还天真的听从文官集团的建议,废了东厂和锦衣卫,文官集团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没有了,行事也就越发的无所顾忌。同时崇祯皇帝也没有了情报来源和威慑臣子的有力手段。

    对于如今的朱由检而言,东厂和锦衣卫,是一定要用的,但是绝对不能发展成像武则天时期来俊臣、索元礼那样的酷吏。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急症就得下猛药,当下的情况,做这些还不合时宜。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一定要有的,但,不是现在。

    “大伴,内帑现在还有多少钱?”朱由检问道。

    “回万岁爷,还有五百万两。”

    “还不算太穷,去把信王府的老人都召集过来。”

    “遵命。”

    不一会,殿内就站了不少的人,但都是太监。

    “奴婢参见陛下。”

    殿内跪倒一片,而且他们都是发自内心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现在他们的主子当了皇帝,他们的身价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而且主子在皇宫里并无根基,自然是要依仗他们这些信王府的老人的。

    “都起来吧。”

    “谢陛下。”

    “曹化淳。”

    “奴婢在。”一个中年太监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曹化淳,甲申国变之时,打开北京城门的黑锅就是他背的。

    殊不知,曹化淳在崇祯十二年就告老还乡,崇祯十七年人家已经在武清县老家待了五年了。

    朱由检看着这个中年太监,后世有不少的小说上都将他描述成一个武功高强之人,也不知是真是假。

    “从今日起,你担任御马监掌印太监,帮朕训练出一支可战之军,至于钱粮,直接从内帑中发放,任何人不得干预。”

    内廷四司八局十二监,共计二十四衙门,但其中最主要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司礼监,一个是御马监。

    曹化淳得了此等重任,当即跪倒谢恩,“奴婢一定尽心尽力。”

    “起来吧。”

    “方正化。”

    “奴婢在。”

    朱由检看着方正化,孔武有力,完全不像是太监,不过想想也是,毕竟是东方不败的原型。

    “从今日起,你担任御马监少监,以原信王府侍卫为基础,组建大内侍卫,负责朕的安全,只听从朕一个人的调遣。”

    “奴婢遵命。”

    “高时明,任司礼监秉笔太监。”

    “王承恩,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内官监、尚膳监掌印太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