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6章 特招考试开始,逆天散文诗创作速度


    ……

    在工作人员带领下,王岳恒来到教学楼二楼一间考场。

    核对准考证,身份证,金属探测……

    与参加高考一模一样严格的流程。

    偌大的教室,只摆放了一张课桌。

    并且对准课桌位置,前中后安装了三个摄像头,监督考生一举一动。

    “王岳恒同学你好,我叫余秋水,是水木大学特招组组长,负责本场考试监督工作。”

    “同时我也是水木大学文学系硕士生导师,提前祝你这次考试顺利取得佳绩。”

    进入考场后坐到课桌前。

    一名年约四十岁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首先站在讲台上向王岳恒自我介绍道。

    对方言语沉稳,浑身散发出博学多识的学者气质。

    “我叫童华,京都大学特招组组长,也是京大文学系导师,和余老师一同负责本场监考。”

    “如果你对本场考试有任何异议,考试结束后可拨打黑板上的监督电话。”

    站在旁边的另外一位女监考老师随即接话说道。

    讲台上这位短发女教师相比温和儒雅的余秋水,神情面容要严肃许多。

    “谢谢两位老师,我知道了。”

    王岳恒正襟危坐点头回答道。

    当听到童华这个名字的时候,王岳恒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有关记忆。

    这位京大文学系导师,同样被称为才女作家,毕业于京大光华学院。

    上高中的时候就出版了数部列畅销书作品。

    后期创作的好几部畅销小说,甚至都翻拍成了电视剧作品。

    号称龙国元老级言情作家。

    代表作包括《一梦惊心》《云歌谣》《十里桃花》《上古情歌》…

    连这样文坛大咖级别的才女作家都被派来监场。

    可见京都大学对这场特招考试的重视度。

    只是王岳恒不知道的是。

    站在童华身旁的余秋水。

    实际上比童华的履历水准还要更高一级。

    堪称著作等身,获得诸多国内国际文学类奖项。

    只不过对方主要深耕理论创作范畴,因此很少被外人知晓。

    代表作《戏剧理论历史》《龙国戏剧文化史述》《千年苦旅》《山涧笔记》…

    并且同样有优秀散文作品入选龙国教科书。

    曾获得龙国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余秋水以及童华二人之所以亲自跑来监场。

    并不是高校校领导安排,而是两人主动请缨。

    毕竟王岳恒之前创作的每首诗词,无不给龙国文坛带来巨大震动。

    使得这两位文学巨匠想要亲眼目睹王岳恒的创作天赋。

    顺带打消心中的疑虑。

    毕竟直到现在,网上还有不少言论怀疑王岳恒那些原创诗词的独创真实性。

    甚至有人声称有隐藏的世外高人,专门借王岳恒之名。

    将这些卓尔不凡的诗词公之于众。

    作为文学界代表人物。

    不论是余秋水还是童华,都对王岳恒充满了深深的好奇与怀疑。

    倘若这场文学考试王岳恒表现平庸。

    那么几乎就印证了网上代笔的传言说法。

    ……

    “这是密封考卷,请在场考生检查,现在进行现场拆封。”

    随着第一个发放试卷的考试铃响起。

    高校女教师兼畅销书作家童华,举起手里的密封试卷档案袋,朝王岳恒展示说道。

    这次特招考试题目由两家顶级学府共同出题。

    因此对于保密工作同样十分重视。

    坐在位子上的王岳恒点点头表示没异议。

    随着密封试卷袋打开,一份干净整洁的试卷便发放到了王岳恒手中。

    王岳恒低头看着考题。

    “散文诗,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

    “集散文与诗歌之灵魂,有着独特的韵律、哲学与精美。”

    “散文诗形散而神不散,篇幅短小灵活……”

    “请考生临场创作一首散文诗,内容主题不限,创作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本场考试限时四小时,如考生有任何需要请及时联系场内监考人员…”

    与高考作文不同。

    作为特招考试的文学创作,给予了创作者极大的发挥时长。

    避免因为时间因素导致发挥失常。

    依靠霸道记忆。

    看到题目的一刹那,王岳恒心中便立刻有了几个备选作品。

    略一思忖。

    便开始落笔创作。

    “这就开始了?”

    “他都不用打草稿吗?”

    见到王岳恒竟然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开始直接在试卷上落笔答题。

    童华、余秋水二人惊得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们甚至都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陪着王岳恒在考场待四个小时。

    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利索干脆。

    “难道真的是出口成章?”

    童华呆呆看着王岳恒考桌方向。

    她有心想看一看王岳恒的试卷。

    但考虑到考场要求,她只能隐忍好奇心,坐在监考座位上。

    皱眉看向已经开始奋笔疾书的王岳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