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楔子

    几只硕大的飞蛾发疯一样地撞击着房顶布满铁锈的灯罩,昏黄的灯光左右摇曳,忽明忽暗。张丽丽陷入了可怕的梦魇,她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口渴,昏昏沉沉,眼皮似乎有千斤重,根本睁不开。一只苍蝇落到了她的脸上,在她的脸颊上不停地爬动。酥痒和恶心让她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苍蝇飞走了,很快又有一只苍蝇落到了她的脸上,顺着她的下颌爬进了她的嘴里。

    张丽丽一阵恶心,她“呸”了两声将苍蝇吐了出去。剧烈的头疼让她痛不欲生。她想揉揉自己的太阳穴,可是却发现手脚被什么绑住,全身根本动弹不得。挣扎了几下之后,张丽丽警觉地睁开了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狭小的房间,房间四周墙壁上贴着发黄的瓷砖,上面布满了斑驳尿渍一般发黄的水锈。

    这里如同破旧小宾馆里面的卫生间,显得鬼气森森。张丽丽有些害怕,紧接着她发现自己全身赤裸地趴在一张生满铁锈的床上,内心的恐惧让她拼命地挣扎,铁床被她摇得哐当作响。

    这个时候,张丽丽感觉有一个人走到她的面前,那个人高大的身躯遮挡住了她的视线。还没有等她求救,张丽丽就感觉嘴里被塞进一个圆球一样的东西,然后脑后被皮带用力一束,皮带紧贴住她的牙齿,她的嘴角被勒得生疼。口水顺着她的嘴角流了出来,她闭不上嘴也说不了话,只能发出“嗬嗬”的声音。

    张丽丽用力地抬起头,看到那个人从一个黄色的玻璃水槽中捞出来一张血淋淋的皮,然后放在毛巾上,用电吹风吹干。片刻后,他拿出一张照片和那张皮比对大小。当张丽丽看到那张照片的时候,彻底地崩溃了,眼泪、鼻涕和口水顺着脸颊滴落到了地上。

    那张照片上是他们学校失踪的女同学,前两天被人抛尸到了梅园国际外的广场上,臀部被剥皮,这两天在朋友圈疯转……全本小说网,最快更新非常疑犯最新章节!

    颜素匆匆推开了张昭宿舍虚掩着的房门。情况紧急,她第一次闯进男警员的宿舍,可是下一秒,颜素愣住了。张昭的宿舍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地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一摞挨着一摞,简直像个收破烂的地方。

    宿舍的两面墙壁上贴满了素描纸,上面甩满了大小不一的模拟血迹。宿舍的一角还有座用石膏骷髅堆砌成的小山。窗台上摆着七八个玻璃瓶,里面用福尔马林浸泡着什么东西。窗帘半遮半掩,光线昏暗,让逼仄的宿舍看上去更加凌乱不堪、鬼气森森。

    “颜队好。”张昭房间的三位警察向颜素打招呼,这让颜素很诧异。她没有想到张昭的宿舍竟然还有客人。张昭面无表情地坐在床上,手里捧着一套卷宗,看得很认真,三个警察站在书海之中,一动都不敢动,好像迈错一步就会把张昭用书搭建成的迷魂阵给踹塌了,显得很滑稽。

    房间里的三个警察颜素都见过,最年轻的是小店区分局技术中队的法医吴志力,另外一个是迎泽区分局刑侦大队队员张翰,剩下一个是杏花岭区分局刑侦大队的副队长罗永浩。这三个人同时出现在这里,让颜素无比诧异。

    还没等她开口问张昭为什么他的手机打不通的时候,吴志力开口说道:“张法医,案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现在嫌疑人一口咬定是经济纠纷,他承认自己打伤了受害者并将其拖到山洞里,但否认杀了人。这个案子距离现在已经过去十年,被害人的尸体已经完全白骨化。因此无法确定被害人是生前伤还是死后伤。”

    颜素知道吴志力,他和张昭都是统一招考进入公安系统的,张昭的年纪似乎要比他小,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来请教张昭,这倒是让颜素有些惊讶。

    张昭将卷宗里的尸检照片拿出来,照片上是一个白森森的人头骨,在头骨的枕骨位置有一片缺失。如单从照片上看,很像年久风化后的自然破损。颜素心里嘀咕了一下,如果只是伤人并拖到山洞里,最多是过失杀人,但是杀人之后抛尸到山洞,那就是谋杀。量刑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颜素知道这个案子的关键就是这头骨上的伤痕检定,但死者白骨化这么严重,死因不好推断。张昭将卷宗合上后道:“去做颅骨骨膜片分析,观察损伤部位骨小管里面是否有血红素。如果有,这是生前伤。这样程度的开放性骨折足够致命。如果没有,可以断定是日久风化。”

    吴志力听完之后,竖起大拇指道:“有道理。我马上就回去做分析。改天请你吃饭。”说完,就小心翼翼地从书海中出来。临走前他向颜素道了别,然后就脚步匆匆消失在楼道里。

    张翰看到吴志力出门后,就赶忙一边说一边拿卷宗递给了张昭:“张法医,昨天我们在汾河公园发现了一具女尸。经过排查,嫌疑人已经落网。根据嫌疑人交代,他当时对被害人心存不轨,结果被害人惊慌失措下跳进了汾河,最终溺水身亡。嫌疑人不会游泳,所以并未采取施救。但这个嫌疑人是个惯犯,我们队长怀疑他有杀人抛尸的嫌疑,可没有证据。”

    张昭打开了卷宗仔细观看。他略过了前面审讯的部分,直接翻到了案发现场的照片。被害人是一名花季少女,穿着A市十六中的校服,面容清秀。张翰小心翼翼地跨过一堆书,站到了张昭面前,指着其中的一张道:“你看这张,从草丛的倒伏情况看,现场有明显的拖拽痕迹。就因为这,我们才怀疑嫌疑人有抛尸情节。”